日韩没把东亚杯当鸡肋!久尔杰维奇救火”,国足名单或大变脸
国足换帅如同走马观花,临阵换将的做法频频出现。这次的换帅,毫无疑问是仓促之举,东亚杯这个“鸡肋”赛事,究竟是为了锻炼新人,还是又一次的“背锅”之旅?大家心里都清楚,前景不明,压力山大。
国足这艘破船,修修补补,总是补了又漏。前脚刚把“水土不服”的伊万送走,后脚便迎来了“救火队员”久尔杰维奇。东亚杯开赛在即,留给久帅熟悉球队、调整战术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,几天时间根本不足以让他做出太多改变。这难道不感觉像是在临时抱佛脚吗?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什么突破,实在让人怀疑。
东亚杯这场赛事,说白了就是一个“四国军棋”的小规模对抗。日韩两大强队当然是想趁机考察新人,为接下来的世界杯做好准备,而中国香港队也不会轻易放过机会,显然想要制造麻烦。至于我们国足?新帅刚上任,老将或许面临退役,新人尚未崭露头角,实力的短板,真是用“难言之隐”来形容,已然不为过。
最让人心痛的是,球迷对国足的期待值早已降到了谷底。输球似乎成了常态,偶尔赢场比赛才算是意外,哪怕能踢个平局,也能让人觉得有点儿安慰。久尔杰维奇接手国足,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,挑战真是巨大。
说到人员配置,伊万留下的“遗产”可是给久帅带来了不少困扰。伊万的442菱形中场单后腰战术,理论上看似完美,实际上却总是差点火候。久尔杰维奇更擅长的4231阵型,能不能顺利接轨并取得效果,仍是个巨大的未知数。
此外,老将们的状态显然已经出现了下滑。曾经是国足脊梁的王大雷、刘殿座、颜骏凌等人,随着岁月的流逝,体能和反应速度都不如从前。而武磊虽然依旧能跑能射,但单凭他一人,恐怕难以撑起整个锋线。
那么,不用老将,启用新人呢?这又成了一个新难题。U20国足的那批小将,的确有潜力,但大赛经验几乎为零。让他们一下子担负起主力责任,显然有些为时过早。更何况,久尔杰维奇对这些小将的了解,显然也需要时间去加深,能否迅速打破“新人磨合期”的瓶颈,依然不确定。
这时,久尔杰维奇面临的是一个两难选择:若用老将,怕他们状态不佳;若用新人,担心他们缺乏经验。就像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那样,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再来说说战术问题。面对日韩两强,死守反击似乎是最为稳妥的选择,毕竟硬碰硬,我们的实力确实不足以匹敌。但问题是,中国香港队也绝不是吃素的,他们的防守反击同样犀利,而且不少球员都在中超效力,对我们的打法非常了解,能够轻松找到我们防守的破绽。
更为致命的,国足的进攻方式实在太单一了。除了武磊的个人能力几乎没有其他稳定的得分点。一旦武磊被盯死,国足的进攻就会彻底瘫痪。久尔杰维奇必须尽快想办法激活其他球员的进攻潜力,找到新的进攻套路。这看似简单,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对久尔杰维奇抱有过高的期望。毕竟,他只是代理主教练,而且时间极为有限,所能做的调整和改变也十分有限。而且,国足的问题并非换个教练就能迎刃而解的。
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,还是在于青训体系的薄弱、联赛环境的恶劣以及管理体制的混乱。若这些基础性问题得不到解决,再换再多的教练,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东亚杯依然是个机会。久尔杰维奇可以借此机会,考察新人,磨合战术,为未来的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做好准备。即便最终输球,只要能看到球队有所进步,也算得上是有所收获。
如果能赢球,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。胜利无疑是最好的兴奋剂,能够提振球队士气,增强球迷信心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虽然难度极大,但始终值得尝试。
无论如何,我们都应该支持国足,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耐心。中国足球的崛起,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我们共同付出努力,长期坚持下去。此次东亚杯,或许只是给久尔杰维奇的“摸底考试”,成绩好大家都高兴,成绩差也不必灰心丧气,毕竟路还长,慢慢走就是了。
话说回来,关于中国足球的“烂摊子”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好起来呢?这个问题,恐怕每个关心国足的人心里都有一份无奈。